
招生代码:10570
一、专业定位 药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二、培养目标 以“南山精神”为引领,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药品营销、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和医院药学服务等相关工作。 教育理念:扎实基础,丰富实践,注重创新。 三、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符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毕业要求,需修完毕业最低要求170学分,其中必修87学分,选修83学分。 知识要求:具有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和专业工作需要的能力,系统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等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合成药物及天然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生物药剂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从而指导药物的合理应用;掌握药品生产、检验的基本过程,掌握药事管理与药政法规政策及药品营销的基本知识;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药学中的作用,掌握医药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生物制药等现代药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传统中医药的基础理论,了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了解药学前沿学科的发展动态。 能力要求:掌握化学药物的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的实验技能;药物剂型的设计、制备、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术;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天然药物的来源鉴定、品质评价、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有效利用网络电子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化学、医学、药学等信息资源;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等。 素质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团结协作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药德、医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主动获取信息、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并具有在药学某一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具有较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和人文素质,善与医生、病人、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四、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基础医学。 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学综合实验、药学导论、医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总计28周。 五、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88人,教授28人,副教授30人,讲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71人,博士学位教师约占90%,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100%,55%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另外各附属医院药学部承担临床药学专业的教师44人。学院拥有国家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州市优秀教师4人,广州市劳动模范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9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健康科学领域咨询组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审专家1人,国家GCP检查组资深专家1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人,广东省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杰青2人,广东省优青5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0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和后备人才11人,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1人。 六、教学条件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8年成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成为广州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设有18间标准教学实验室、1间虚拟实验室、1间仪器室、1间核磁室、1间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室和2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设备整体情况:本科实验教学仪器1120件,总值1982.6万元;教学与科研共建仪器12件,总值1007.8万元生,教学仪器生均(含教学科研共建)4.41万元。基础药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满足1套1学生;化学类、生物学类与医学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满足1台套2人;专业核心课程实验教学大型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满足1台套4人使用。 药学院设有3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6个,校外25个。实习基地包括学院各科研实验室、各附属医院、药企、药事管理机构与生产研发机构等。学院将学生的实习、考研和就业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