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代码:10570
(一)学院概况 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及其前身单位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开办护理教育的机构,迄今已有120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于2002年开办本科护理教育,2007年获护理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2年成为二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构建了护理学专业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全日制及成人继续教育两种类型的综合性护理教育体系,造就德技双馨护理人才4万多人。 (二)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护理学 (三)学科优势 我校拥有厚实的护理学科平台,依托广州市重点护理学科、7所直属三甲医院(含2所全国百佳医院)、8所非直属医院及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水平研究及实践平台,如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部级临床重点专科53个、国家和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56个,实现校-院资源共享及学科交叉融合,为本专业提供强大办学支撑条件。护理学科形成四个稳定的主干学科方向:心理与精神护理、慢性疾病及社区护理、妇产科及母婴护理、护理教育与护理人文。学科在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中发挥核心智库作用;在国内率先引入“Challenge based learning”学习方法;牵头编撰肺康复护理等指南及专家共识10多部,这些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 (四)科研创新 护理学科团队实力雄厚,2017年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 35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等134项;发表学术论文888篇 ,其中 SCI 收录论文8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2篇;获省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9项;获各级科研奖励201项,其中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 1 项、广东省护理科技奖 7 项;获国家专利 333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298 项,成果转化4项。 (五)人才培养(教育、教学) 学院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护理学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点、广州市首批高校名牌专业,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拥有国家级与省级一流课程,省级、市级和校级各类精品课程21 门。护理学专业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中外联合办学,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执业潜能的优秀护理人才。自2006年以来,开办护理学双语班,课程设置采用生命周期模式,实施小班启发式、中英文双语教学;开设了全英创新课程《Innovation and Creative Thinking》,在国内率先引入以挑战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拥有一支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多名国际知名学者长期参与全英教学。双语班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各专业前茅。 学院持续推进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先后与国(境)外1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先后与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澳门理工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我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开展“2+2联合办学项目”,旨在为我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仁心仁术卓越护理人才,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 学院秉承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三全育人,实现育人育才的统一。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专业赛道华中华南区赛一等奖和总决赛铜奖,广东省首届急救技能大赛团体第二名,卫生部天堰杯全国护士(英语)技能竞赛单元第一名、团体二等奖;获第七届省挑战杯竞赛金奖。近5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等科技创新项目60项、优秀科技活动表彰35人次,发表论文27篇(含SCI收录论文2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先后获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中专生暑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毕业生读研升学率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近100%,就业率为100%;2020年,大批校友义无反顾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为遏制疫情蔓延,屡建功勋,60多人次荣获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表彰。 (六)毕业去向(升学、就业) 毕业生主要在珠江三角地区及国内大城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及教学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读研深造,100余名毕业生在港澳及国外担任注册护士或深造,大批人成长为院校领导、护理部主任、学术带头人、护士长、专科骨干,他们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母校赢得广泛社会赞誉。 (七)名师寄语 名师寄语:求真笃行、仁心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