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代码:10570
一、学院概况 第二临床学院依托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立于2004年。附属医院含三个院区,分别是院本部(昌岗院区)、番禺院区和西院区,占地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9万平方米。编制病床数2500张。附设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学院设有临床二系、医学影像学系、麻醉学系三个系和23个临床教研室,46个临床科室和12个医技科室,承担了学校博士、硕士、本科等多个层次的教学。 二、招生专业 第二临床学院开设三个招生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和麻醉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以广东省教学名师刘世明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博士生导师77人、硕士生导师15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教学团队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3门,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示范课堂两个,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其中内科学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医学影像学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是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三、学科优势 在学科建设方面,临床医学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九轮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神经内科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和临床检验诊断学为广州市属高校重点学科,外科学为广州市属高校重点扶持学科,急诊医学和泌尿疾病学为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1-2023年)。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专科特色突出,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慢性疼痛防治及肾移植、外科微创手术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疼痛科、过敏反应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疼痛科、过敏反应科3个专科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外科、康复科、医学检验科、胸外科、肾内科、医学影像科、眼科、内分泌科和呼吸内科、疼痛科、过敏反应科等16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5个临床专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专业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普通外科学为全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专科培训基地,27个专业基地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四、科研创新 学院科研创新能力强,拥有广东省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变态反应及免疫性疾病,是广东省互联网+医疗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单位,建立了生物医学大数据库——基因致病性分析数据库。 十三五期间,获得科研经费20258.547万元,其中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8579.17万元,增长41.21%;药物临床试验经费2786.13万元;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经费1620万元;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7273.247万元。获得各级科研项目661项,其中以我院为第一承担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发表署名我院的著名科学引文索引论文1153篇,增长了122.98%;北大核心期刊论文466篇。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增长243.75%;申请发明专利58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2项,增长419.35%。获得广东省科技奖励三等奖2项,广东省优秀科技成果1项,首届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五、人才培养 学院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拥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神经致病基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拥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拥有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纳米免疫调控肿瘤微环境重点实验室,拥有广东省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拥有广州市重点实验室4个: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过敏反应与临床免疫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医学诊疗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 开设临床医学创新班,积极探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负责南山班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五官系统教学的基础上,在创新班全面推进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整合式教学改革。深化医教研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以生为本,全面指导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学院秉承学校“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春风化雨的潜移默化中,培养仁医、济世、治病、救人的医学人文情怀;坚持以学风建设为工作主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六、毕业去向 学院根据各专业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市场的发展需求,科学指引学生合理选择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用人单位评价高。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各大高校进一步深造和珠三角各三甲医院工作,2021年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95%,读研率均达60%,历年毕业生执业医师通过率均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广东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