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代码:10570
首页 » 学院专业 » 专业 » 正文
专业

临床药学

发布日期:2024-06-06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临床药学专业定位于培养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临床药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基础药学、生物学、医学和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传承 “南山精神”,具有家国情怀、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一流临床药学专业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的卫生健康事业。

(二)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以“化学生物-医学基础-临床药学”模式为教学基础,在系统学习生物学、医学、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基础上,秉持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临床药学服务、新药临床研究、临床药物评价以及临床精准用药等用药全周期工作。

(三)培养规格

本科学制:五年。

修读学分:200学分

颁发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一)科学和学术领域

1. 熟悉并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熟悉并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3. 熟悉并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理论。

4. 熟悉并掌握人体解剖学、医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机能实验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和理论。

5. 熟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等药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在人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规律等理论知识。

6. 熟悉并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精神科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临床处置原则。

7. 熟悉并掌握与临床合理用药、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预警、临床药理学研究和个体精准化用药等临床药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

8. 熟悉科研思维,培养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临床能力领域

1. 具备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患者信息,规范化撰写药历的基本技能。

2. 具备运用循证药学的理论,收集和评价药物情报,提供药物信息服务的基本技能。

3. 具备开展审核处方(医嘱)、调配处方,进行用药指导的能力。

4. 具备开展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

5. 具备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药物评价的能力。

6. 具备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7. 具备对患者和公众进行药品基本知识、合理用药等健康教育的能力。

8. 能够阅读和分析中、外文文献,具备持续学习和教育的能力。

(三)职业精神与素养领域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热爱临床药学事业,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团结协作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具有良好的药德和医德。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3. 具有较强的临床药学业务技能、专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与同事、病人、家属等沟通,协同合作。

4.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临床药学某一领域内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基础。

5.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具有创新意识、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四)课程体系

临床药学专业以我校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研究与教学为依托,以附属医院医学部和药学部为支撑进行建设,充分发挥我校的医学优势和特色,案围绕强化学生“三基”、培养学生六大核心能力(良好的品德、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技能、合作技能、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构建了“四翼一体四贯穿”专业课程体系。我校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4大部分。基础医学和药学的课程教学由我校基础医学院和本院药学系承担,两个教学单位均位于校本部,便于课程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改革的开展;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的课程教学由直属附属医院医学部、药学部和学院临床药学系联合承担,学校通过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将医学和药学有机融合,构建了医药相融的课程体系,为培养“懂医精药”的临床药学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如下:

结合我校的双一流建设,临床药学专业提出新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拟试点“5+2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将“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研发”的科学理念移植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上,探索科学家型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卓越班将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进行优秀学生选拔,设置分流机制,学业成绩符合条件的学生100%推荐免试攻读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五)师资队伍

临床药学现有专任教师71名,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0%以上,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4%,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8%,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具备药学类教育背景占比100%。

本专业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审专家1人,国家GCP检查组资深专家1人;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南粤优秀教师3名,广州市优秀教师4人,校级优秀教师10人,省级教学团队2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100%。近 5 年承担省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规划课题 24项,发表教改论文44篇,获教学奖励10项,主编/副主编各级教材和论著20余部,其中《表观遗传药理学》获省“优秀教育成果奖”,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4项。

(六)教学条件

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设施充足,本专业专用实验室面积达3363.29平方米,实验中心可用于本科实验教学仪器共1271件,总值3032.78万余元,生均仪器设备值4.10万元,本专业订阅药学专业期刊159种(中文期刊144种,西文期刊15种)。

依托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直属附属医院、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粤港澳国家医药研发平台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并以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开展多形式的数字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很大提升。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为42周,包括12周的药学部门实习和30周的临床科室实习,由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共同组成实习带教团队。根据医院的专科特色,选择4个以上的临床专科进行实习,每个专科的实习时间不少于6周,其中呼吸内科为必选实习科室。我校7所直属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基地,均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咨询地点: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广州医科大学立信苑A栋201

咨询电话:020-37103483(8:30-12:00、14:00-17:00)

咨询邮箱:zs8134@126.com

招生QQ群:85559574(总群)

                   786609217(广东)

                   366648132 (重庆、贵州、甘肃、云南、青海、新疆)

                   781620114  (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福建、海南)

                   182883462(浙江、安徽、上海、河南、山西、内蒙古、河北)

                   487984601(港澳台地区)


 广州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