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成立于2015年,依托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医院始建于1957年,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广州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公立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示范医院。
医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坐落在珠江河畔,与黄埔军校隔江相望。现有建筑面积8.56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200张。医院扩建工程于2024年12月正式开工,项目设置床位500张,建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达18.55万平方米,床位达1700张。医院大力弘扬“广医人精神”“南山风格”,秉承着“尚德 精业 务实 求新”的院训和“仁心仁术 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

二、招生专业
(1)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授予医学学位。

(2)康复类专业(康复治疗学、康复作业治疗)
本科,授予理学学位。

三、学科优势
我院临床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与实践路径。专科设置齐全,设有45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肿瘤科),为国家级胸痛中心(黄埔区首家)、广州市区域急救医疗中心(东片区)、广州市急救地图医院、广州市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广州市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黄埔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打造康复中心、泌尿中心、血液中心、心脏中心、肿瘤中心为重点,推动各专科协同高质量发展。建成广州东部最大的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内科内镜室入选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肾内科设有广州东部地区规模最大血液透析中心,为肾病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中医科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王新华教授为我院学科带头人。
专业师资力量汇聚,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医院积极引进高层次骨干,打造人才高地。现有医护人员1700名,其中正高61人、副高137人,博士118人、硕士444人,博士后26名(在站)。拥有特聘院士1名、外国专家7名(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4项),海外名师1名(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1项),广东省名中医1名,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4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8名,广州市卫健委“优秀人才”20名,校内南山学者7名、校内特聘教授5名。现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先进高端设备完善,为学生创造与前沿技术接轨的学习环境。医院建有15间高清视像系统一体化层流洁净手术室,其中含1间一体化复合手术室。配备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四、科研创新
近年,医院以科研创新和临床研究驱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州实验室药物与疫苗RCT-Ⅰ期临床试验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试验机构,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生物靶向诊治与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技术药物早期临床试验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厅级重点实验室平台1个(广东高校生物靶向诊治与康复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平台2个(广州市生物靶向诊治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加速康复腹部外科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学科2个(泌尿外科学、肿瘤病因学及肿瘤治疗学)。近三年,第五临床学院教研团队获批纵向课题230项,其中国家级29项,省部级23项;发表SCI论文748篇,其中高质量SCI文章166篇;中文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核心双核心期刊共150篇;授权专利104项。
五、人才培养
我院本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学校整体定位,即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南山精神”,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我院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了多个高水平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单位。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提供超过700学时的实验课程和100余项实验项目,全部向本科生开放。广医五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拥有多种现代化模拟教学仪器和设备,承担我院各学科的实践教学任务。

临床实习教学依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全国优质实习教学基地,构建了庞大的临床教学基地体系,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教学提供坚实保障。目前,承担临床实习教学的基地有21家,包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多家知名医院。

近三年学生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 8篇,北大核心9篇(第一作者论文21篇)。获得国家级立项3项,省级立项3项,校级立项16项。获得专利1项。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奖项(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5项。

六、毕业去向
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可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医学院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学科研部门和其他医药相关部门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康复治疗学和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能够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社区机构、运动训练康复机构康复科研机构,以及学校、体育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康复设备、产品研发、销售机构从事康复治疗、物理治疗或作业治疗、运动医务监督、卫生保健、医疗监督、科学研究及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
2023-2024年,我院全日制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222人,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2.34%,其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占15.3%;有84.7%的毕业生工作单位位于广东地区。
